《中国传媒教育观察》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杂志聚焦中国传媒教育的宏观理论与政策分析,探讨传媒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重大问题。分享传媒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案例和经验,促进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进。深入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改革路径,包括课程设置、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。关注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探讨如何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需求。探讨新媒体教育的理念与实践,包括数字媒体、社交媒体等新兴领域的教学探索。
杂志分享传媒实践教学的经验,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。总结各类传媒专业课程教育的经验,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。主要读者群体包括传媒教育领域的学者、教师、学生,以及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关注传媒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。紧跟时代步伐,不断拓展研究领域,深化研究内容,为推动中国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杂志也将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,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,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教育研究平台。
专稿、人才培养、课程思政、实践教学、传媒思考
1.来稿一经采用,因人力所限一般不退稿,请作者自留底稿,文稿署名自便,但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、单位、职称、通讯地址、邮政编码及电话,以便联系。
2.文中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,用阿拉伯数字编序,注明作者、书(或文章)名、出版单位(或期刊名)、出版年份(或第*期)、页码(请遵循GB/T7714-2015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,2015年)。引用古籍稿本、抄本、刻本、影印本的,只注版本卷次,不注页码。
3.引言,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,引述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,说明本文选题意义和创新点;内容不应与摘要和结论雷同,不能出现图表。
4.作者应保证无署名争议、无一稿多投、无泄密情况、无政治性问题,文章必须具有创新性、学术性、科学性和准确性、规范性及可读性。
5.文稿应具有科学性、先进性和实用性,资料真实、数据准确、论点明确、重点突出、结构严谨、逻辑严密、文字精炼、通顺。
6.标题的层次:一般不超过3级,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,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;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“⑴”。
7.参考文献附于正文之后,要求在7条以上,所列文献应在文中实引,即在正文中标明出处,标号与文后参考文献标号相对应。标准按照“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(GB/7714-2005)”。注意:期刊和专著均需要具体到页码。
8.基金项目:名称及编号;作者简介:第一作者姓名(出生年— )、性别、职称或学位、主要从事专业及邮箱等,在首页以页下注形式写明。
9.摘要包括的信息量应与论文基本相符,使读者即使不阅读全文,通过摘要也能基本了解论文的观点和研究的基本结论。
10.文中有图、表的,如果需随正文文字的,请置于正文中。其余请单独附图、表,并请按正文涉及顺序以图1、图2等附图,并写好图注。
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,请联系出版商,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,邮编:100024。